中国企业在韩国设立法人,这些税务问题别忽视!
随着中韩经贸合作不断深化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韩国市场,选择设立法人,扩展海外业务。然而,初到韩国办公司,很多企业容易忽视一个关键环节——税务合规。一旦踩坑,不仅会影响企业运营,甚至可能面临罚款或法律风险。
本篇文章就来聊聊中国企业在韩国设立法人时,必须注意的那些税务要点,避坑指南请收好!
一、法人注册后第一步:搞定税务身份
申请统一税务代码(Business Registration Number)
企业在韩国完成注册后,第一件事就是向韩国国税厅(NTS)申请税务代码。有了这个代码,企业才能进行发票开具、税务申报等日常经营活动。
获取营业登记证书
法人注册成功后,企业会拿到一份营业登记证书。上面标注的统一编号,不仅是企业在韩国的“身份证”,还会用于社保、税务等多个政府系统。
二、搞清楚主要税种和税率,避免出错
在韩国运营企业,主要涉及三大类税:
企业所得税(CIT)
标准税率为22%。如果年收入超过200亿韩元(约合1亿元人民币),还可能进入更复杂的分级税制,税务负担也随之提高。
增值税(VAT)
韩国增值税标准税率为10%。对于小型企业,韩国允许选择简化征收机制,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纳税,减轻合规负担。
个人所得税(PIT)
雇人就要代扣个税。韩国实行6%—40%的累进税率,收入越高税率越高,企业需要每月代扣并申报员工个人所得税。
三、利润汇回中国?注意预提税和协定优惠
根据中韩双重征税协定,中国企业从韩国法人汇回利润(如分红)时,通常会被扣除约22%的预提税。但如果企业能提供有效的中国税务居民证明,有机会享受优惠税率甚至免税。
关键是:相关材料一定要准备齐全,及时提交。否则,不仅拿不到优惠,还可能面临税务追缴。
四、两个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
雇佣员工 = 缴社保
韩国法律规定,企业为员工缴纳四大类社保: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居民保险。企业与员工共同承担比例,员工一入职,就要完成社保注册。
提前规划跨境税务,少交冤枉税
利用好中韩税收协定、合理安排跨国费用分摊,是降低整体税负的关键。建议从企业设立初期就进行跨境税务筹划,而不是等出问题了才补救。
写在最后
走出国门不是难事,难的是在海外稳定扎根、合规经营。韩国作为一个高度法治和规范的市场,对税务问题非常敏感。中国企业若想长期在当地发展,从注册法人开始,就得把税务工作当回事。
如果你正在计划或已经在韩国设立公司,不妨尽早找专业税务顾问做一份完整的税务规划。规避风险,才能走得更远。
Pearson & Partners Korea 提供从注册到运营的全流程服务,帮助海外企业高效、合规地落地韩国。我们经验丰富的团队将为你量身定制落地方案,确保注册流程快速、顺畅、无障碍。